
城市因產業而興
雜糧是忻州最具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,忻州是全國唯一以雜糧全品類、全市域創建的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”。這里因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、生態環境優勢和傳統耕作優勢,形成了穩定的雜糧優勢區域和生產基地。種植的雜糧有四大類20余個作物種類,常年種植面積350萬畝以上,占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近一半,約占全省的1/4;總產量6億多公斤,約占全省的1/3。其中,谷子、糜黍、甜糯玉米等面積和產量位居全省第一;紅蕓豆種植面積與產量約占全省2/3。形成了世界雜糧看中國、中國雜糧看山西、山西雜糧看忻州的產業地位。
忻州雜糧產業園區 張存良 攝
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三農”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,按照省委省政府特色轉型、特優高效的部署要求,堅定不移把做大做強做優雜糧產業作為結構調整、穩產增收的主攻方向,全面實施“特”“優”戰略,努力走出一條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。
抓規劃布局。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,立足縣域特色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,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高起點編制了《忻州市“十四五”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》和24個縣域特色產業專項規劃,科學布局藜麥、紅蕓豆、谷子等10大優勢雜糧產業基地,初步形成了具有忻州特色、彰顯資源優勢、契合市場需求的雜糧生產格局。
抓集群建設。堅持全產業鏈開發、全價值鏈提升,高標準建設雜糧食品產業集群,引領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。創建國家級有機、綠色生產基地7個,創建省級雜糧龍頭企業25家,開發上市產品130余種,年銷售收入51億元;發展雜糧專業合作社1550多個,吸收帶動種植戶55萬余戶,雜糧商品化率達到75%。
忻州雜糧走進雄安
抓品牌建設。統籌抓好品牌培育、運營管理、產品推介,不斷提升“忻字號”產品競爭力。創建市域及縣域區域公用品牌11個,基本實現市縣全覆蓋;全市形成“一都七鄉”國字號品牌矩陣;認證雜糧“三品”產品568個、“地標”產品14個,發展“山西省著名商標”12個。
靜樂縣豐潤多色藜麥豐收在望 暢雪 攝
抓市場開拓。開發速食類、營養類、功能類產品,形成3大類130余款雜糧產品矩陣。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試運營,山西雜糧出口平臺投入運營,2021年,出口雜糧483萬元;實施“互聯網+忻州雜糧”行動,籌建晉北國際農產品物流園,加快完善縣、鄉、村流通市場體系,線上線下實現交易9.1億元;組團參加中博會、農博會,簽訂供銷合同10個,舉行為期一個月的“忻州雜糧走進雄安”展銷活動,共實現銷售額1652.91萬元,簽訂各類訂單合同91份,合同金額22879.44萬元,“忻州雜糧”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。
山西旭泰酒業公司利用黍米釀制的黃酒 王文君 攝
五彩斑瀾的雜糧 張晉蘭 攝
推薦閱讀

